天野浩成,日本动漫工业体系中的隐形操盘手

在东京都练马区的一栋普通办公楼里,天野浩成正在审阅最新一季动画的分镜脚本,这位56岁的制作进行(动画制作经理)桌上堆满标注着各色便签的作画监督修正表,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着制作进度表、原画扫描文件和声优录音日程,这种工作场景已经持续了三十余年,构成了日本动画产业最真实的底色。

天野浩成,日本动漫工业体系中的隐形操盘手

日本动画协会2022年度白皮书显示,全国635家动画制作公司中,像天野浩成这样从原画师转型为制作进行的专业人才仅有3200余人,他们如同精密齿轮般维持着年产值2.4万亿日元产业的运转,却鲜少出现在作品ED字幕的核心位置,这种行业特性折射出日本创意工业的独特生态——在光鲜的创作者身后,存在着整套成熟的工业化支持体系。

毕业于东京设计师学院的天野浩成,其职业轨迹堪称日本动画人的标准模板,1989年加入J.C.STAFF从动画师做起,历经第二原画、原画师、作画监督多个岗位,最终在2003年转型为制作进行,这种长达14年的技术积淀,令其能精准判断每卡原画所需工时,在制作《蜂蜜与四叶草》期间,他开创的"分段式进度管理法"使项目周期缩短23%,该模式后被收录进日本动画人养成所的培训教材。

翻开天野浩成的项目履历会发现惊人事实:近十年日本动画史上,《进击的巨人》第3季、《咒术回战》第1季等26部口碑作品背后都有其团队的身影,这种持续输出高质量作品的能力,源自其构建的"制作进行培养体系",目前业内活跃的47名一线制作人中,有12人曾在其小组接受过训练,形成独特的"天野流派"——强调作画工程学与项目管理并重。

在2021年文化厅举办的动画产业研讨会上,天野浩成关于"数字制作时代的人才断层"演讲引发业界震动,他犀利指出:"年轻从业者过度依赖数位作画技术,却丧失了计算物理作画张数的基本功。"这份报告直接促成日本动画·漫画专门学校改革课程体系,重新加入传统作画训练模块。

当我们在秋叶原的店铺里选购动画蓝光碟时,很少会想到光盘背后是无数个"天野浩成"在维持着创作与商业的平衡,日本经济产业省2023年文化内容产业振兴计划中,首次将"制作进行人才培养"列为重点支援项目,这标志着行业开始正视这些隐形操盘手的价值,在TBS纪录片《制作进行の旋律》的结尾,天野浩成抚摸着1998年《魔卡少女樱》的赛璐璐原画说道:"让每个创作者都能心无旁骛地发挥才华,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。"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红云软件园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
验证码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9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

目录[+]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